第55章 自成死,大順崩塌
作品:《崇禎十七年秋》葵未年(1643年),李自成於襄陽稱新順王,同年在河南汝州擊敗大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,隨乘勝進占西安。
甲申年(1644年)正月,李自成在古都西安,建立大順政權,年號永昌。
不久後,大順軍便席捲天下,逼得崇禎皇帝煤山自縊,二百多年基業的老大帝國,被打得落花流水,李自成大有改朝換代之勢。
新生的大順政權,兵威之盛,占據整個黃河流域,以及長江中游一帶,令南方殘明勢力赫赫發抖,偏安江左,頓兵不進。
一個老帝國倒下,一個新帝國將在他的屍體上建立起來,取代他的地位,成為中華正統,傲世天下,李自成同他的大順朝,頓時不可一世,蔑視天下。
一時間,他們意氣風發,座龍床,睡宮闕,山珍海味,美酒佳肴,美人相擁,歌舞不絕,一朝登極,天下俱有。
老婆孩子熱炕頭,家中再有幾畝好田,這時普通百姓的嚮往,然而李自成這樣的英雄,卻也不能倖免,一朝乍富,控制不住,他的雄心被眼前的成就所蒙蔽,身邊又缺少能直言進諫的文臣,使他迷失在大國天子的美夢中。
大明朝一直兩線作戰,大順在占據北京後,卻沒有重視大明留下來的問題,中原大地王朝更替,關外胡虜卻虎視眈眈,窺視神器,而李自成大對此盡然全無防備。
繁華落盡,溫柔之鄉,東虜一來,夢碎了。
一片石之役,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平西伯吳三桂合兵,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。
大順軍一戰而潰,大好局勢,毀於一旦,李自成匆匆退出京師,而後率軍一路敗退,葵未甲申以來的基業,丟失一空。
神器易手,天子夢碎。
京師、太原、西安、襄陽、武昌,李自成被清軍一路追至江西九江,他立於江邊,看著麾下十幾萬殘兵,心中不由一嘆。
他不是沒敗過,他一生經歷風雨,先後被曹文昭,盧象升,楊嗣昌,洪承疇等人逼入絕境,數萬大軍鳥作獸散不是一次兩次,最慘的時候身邊只剩下十幾人而已。
李自成幾次起伏,經歷不知多少失敗,最後都在逆境中再次崛起,他本應該是位百折不饒之人,如今他身邊還有大軍十多萬,比之當年商洛山中時,強上千倍萬倍,但此時的他,卻似乎已經沒了當年的雄心。
他未到英雄遲暮時,頭上卻布滿了白絲。
這位在崇禎年間,攪動風雲,欲奪神器的農民領袖,這位曾短暫的登上天子之位的大順皇帝,已經銳氣盡失。
九江附近,聯營十里,戰船無數,這是李自成最後的希望,他已經不再想爭霸天下,而只求取一地偏安。
天下大勢,此消彼長,大順軍一路敗退,清軍一路高歌猛進,李自成欲偏安,卻不得矣。
四月下旬,就在這九江城邊,清軍再次尾隨而至,攻破大順軍的老營,大順軍久歷戰陣的武將之首,汝候劉宗敏,文官之首宋陷策,大批隨軍將領的家屬,也被清軍俘獲。
李自成的兩位叔父趙候和襄南候,被虜至清軍大營,阿濟格曰:「降吾聖朝,不失高官厚祿。」趙候怒斥曰:「化外蠻夷,豈可枉自稱聖。」襄南候曰:「吾侄乃中土天子,吾不降虜。」阿濟格聞之大怒,隨殺之。
劉宗敏被俘獲,亦是破口大罵,阿濟格將他轉送於吳三桂,三桂大喜。
殺父之仇,奪妻之恨,頓時湧上心頭,三桂親自操刀,將劉宗敏凌遲,宗敏大罵不止,血盡而亡。
劉宗敏乃是大順朝武將之首,他一死,李自成如斷一臂。
大順朝的文武相比,文臣無疑要遜色太多。
大順軍的文臣本就缺乏,且質量堪憂,宋獻策不過一算命方士,牛金星不過一落魄舉人。
打天下,靠武將,治天下卻要文臣,李自成身邊就是卻少文人士大夫的支持,兒歌編的好,卻治不了天下。
「吃闖王,喝闖王,闖王來了不納糧!」這和後世的電影《閃閃的紅星》中潘冬子的一句台詞:「要是紅軍來了多好,我們欠地主的租子可以不交了。」幾乎是如出一轍。
造反的時候可以吃大戶,可以搶劫官紳富豪來籌集糧餉,所以流民百姓很容易被「不納糧」的虛偽口號忽悠,但等到他們真的上台,窮人還能「不納糧」嗎?
大戶總有一天會吃盡,所以百姓該納還得納。,大順朝並不能給百姓多少恩惠,卻在占據北京後,用助餉之策得罪了士紳階層。
他們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身份,已經從流賊變成同大明爭正統的新興王朝,卻依然用流賊的方式來統治廣大疆域,沒有完成從流賊到正統王朝的轉變,文官系統的失職可想而知。
自古武死戰,文死諫,則王朝興盛,大順朝能戰之將,不畏生死之將甚多,文官卻人才凋敝,沒有什麼能力。
事實也正明李自成身邊的文官是何其不堪,宋獻策之流,被俘之後,立馬變節,靠著算命策字的江湖把戲,在滿清貴族府中,做一小丑,苟且偷生。
李自成麾下的另一位文臣牛金星更是不堪,他本是心胸狹窄之輩,只因為大順被士紳階層視為賊寇,得不到士人的支持,他才能已區區一舉人得到高位。
李自成進入北京後,牛金星便以宰相弄權,他無治國才能,獻媚卻是一把好手,不勸君王治國,反而熱衷於登極禮儀,勸進李自成登極。
李自成一片石戰敗後,敗軍途中,牛金星又進讒言,殺大將李岩,使得大順軍心渙散。
汝候劉宗敏對牛金星的陰險狠毒切齒痛恨,大罵:「你這廝沒有一箭的功勞,居然敢擅自殺害兩名大將,我一定要誅殺你。」
九江之敗後,牛金星見大順已經大勢已去,便偷偷逃離,前往襄陽投靠滿清,但其名聲敗壞,特別是北京時助餉之事,使之在明朝官紳中名聲極壞,連清廷也不敢給他安排職務,只能給其子牛佺一縣令,讓他靠其子的微薄俸祿,苟延殘喘。
由此可見,李自成麾下的文臣素質,可見一斑,他的失敗,只能後人長嘆。
九江一敗後,大順軍損失慘重,準備用來東下的三千多條船隻,也統統被清軍奪去,加之多鐸從河南直逼南京,大順取南京為根基的戰略已經無法實現,李自成頓時心灰意冷。
五月十七日,一代農民軍領袖,大順朝的開國之君李自成,在在湖北通城九宮山元帝廟被村擊殺。
開國,亡國,可悲,可嘆!
農民軍領袖,死於兩個農民之手,這是歷史的玩笑,還是對於脫離農民,迅速腐化的大順政權的諷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