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二章、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
作品:《神聖羅馬帝國》政客的底線通常都很低,弗朗茨的提議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,為了奧地利的長治久安,忽悠一下也算不了什麼。文師閣 m.wenshige.com
反正內閣高層都是來自德意志地區的貴族,是根正苗紅的日耳曼民族,日耳曼化運動又不會傷害他們的民族感情。
不過教育大臣就蒙逼了,篡改歷史起源這個簡單,千百年年前的歷史本來就很難說清楚,可是奧地利語是什麼鬼?
「殿下,奧地利語是什麼?」利奧-馮-圖斯-霍哼伯爵疑惑的問道
弗朗茨解釋道:「單純的推廣德語,容易引起別的少數民族心裡不平衡,為了照顧他們的情緒。
我準備召集奧地利的語言學家、歷史學家,以德文為核心,加上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,創立一套奧地利的語言文字。」
費利克斯首相皺著眉頭說:「殿下,德語是奧地利最通用的語言,再搞一門奧地利語出來,大家還要重新學習,這是不是太麻煩了?
況且,一門獨一無二的奧地利語,還會加深我們同德意志地區的隔閡,讓那幫小德意志主義的叛徒得利!」
弗朗茨哈哈一笑,道:「這就要看教育部的奧地利語怎麼編了?如果我們直接套用德語,只改變個別陌生名詞,不會影響日常交流吧?
德語和德語之間不是也有差別麼?只要我們奧地利語,可以和德語正常通用,就不存在所謂的交流隔閡。」
眾人臉色恢復了正常,如果只是改變普通人一輩子都用不到的陌生名詞,那麼就不存在問題了。
現在話語權在奧地利政府手中,怎麼改都是他們說的算。推廣德語變成了推廣奧地利語,實際上只是換了一個說法。
反對派?貌似現在這個時候,奧地利的反對派是最勢弱的時候,敢鬧事的都在叛亂中見了上帝,剩下的最多也就停留在嘴炮階段。
任何一項政策,都不可能獲得所有人的支持。保守的奧地利又不是法國,民眾革命熱情還沒有那麼高。
只要沒有損害到他們的利益,民眾是不會因為這麼一點兒小事,就起來鬧事,甚至是造反的。
弗朗茨知道,他提出來的奧地利語,只是為了政治作秀,表示中央政府重視每一個民族,尊重他們的語言文化傳統。
這並不能令所有人都滿意,可是做了比沒做好。奧地利語中確實加入了各族的語言文字,儘管都是一些陌生名詞。
「殿下,語言文字同化是項長期性的投入,想要完成這項計劃,至少需要二十年時間,期間必須要不間斷的投入大量資金。」教育大臣利奧-馮-圖斯-霍哼伯爵想了想說
一旦把統一語言文化納入國策,那麼教育部的話語權就會大大增加,未來數十年內,教育部就是奧地利最重要的部門。
弗朗茨點了點頭說:「當然,經費的問題我和首相已經商議過了,政府會想辦法解決。
這次統一語言文化的行動,將和奧地利的義務教育相結合。
在實施義務教育前,我們還缺乏大量合格的教師,教育部必須要儘快解決這個問題。
如果招募不夠的話,就降低標準進行短期培養,只要三觀正確,能夠掌握初級的小學知識,就可以上崗。」
三觀正確?
何為三觀?
毫無疑問,自然是弗朗茨版的社會觀、價值觀、人生觀了。
總結起來就是,必須要擁護偉大的哈布斯堡王朝,必須要忠於偉大的皇帝陛下,必須要遵守奧地利的法律法規,沒有不良嗜好。
只要忠心夠了,個人能力不足,還可以想辦法進行彌補。
大不了開設教師培訓班,慢一點也無所謂,千萬不能讓害群之馬帶壞了下一代。
費利克斯首相說道:「沒錯,內閣已經制定初步計劃,準備在全國範圍內新建000所公立小學,推廣全民義務教育。
新的公立學校中,全部要開設奧地利語和數學兩門正課。在少數民族地區也開設民族語言課,不過地方民族語言是選修課,升學考試不計入成績。
奧地利義務教育暫定為6年,凡是年齡在6~12歲階段的兒童,必須進入學校接受義務教育。
超過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,如果願意進入學校學習,學校也必須收錄。
六年義務教育完成過後,成績優異的學生,可以通過升學考試進入中學。
凡是靠個人能力考入中學的,家庭困難的都可以由政府資助他們完成學業,後面的大學同樣是如此。」
「首相,經費怎麼辦?那怕我們全部採用最低檔次的配置,每年的開銷都不會低於五千萬盾,加上高等教育的撥款,恐怕教育經費未來會突破一億盾。
光靠收取學費,只是杯水車薪。政府財政收入有限,就算是加上匈牙利地區,最多也不過億盾。難道政府能夠拿出三分之一的錢,投在教育上?」利奧-馮-圖斯-霍哼伯爵皺著眉頭說
不要以為他是教育大臣,就不關心其他問題了。從全局上出發,奧地利政府不可能將三分之一的財政投入到教育上。
奧地利政府需要投入的方面很多,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,盲目的投資教育,估計還等不到教育紅利的產生,國家就提前完蛋了。
費利克斯搖了搖頭說:「不用收取任何費用,普通民眾根本就無力承擔這筆開銷,經費政府會想辦法解決。
教育部儘快做出計劃書來,我們要核算下一個年度的教育經費,1849年開始奧地利將啟動義務教育。」
拿教會開刀的事情,目前還處於保密階段。弗朗茨登基在即,現在奧地利是穩定壓倒一切,這個時候自然不會節外生枝。
弗朗茨開口說:「好了,具體的經費問題,後面內閣政府單獨召開會議想辦法,今天主要是落實義務教育的問題。
奧地利不富裕,我們只能搞窮教育。在有限的經費開銷下,儘可能的多培養人才出來。」
這個培養人才?顯然不是培養什麼高科技人才,弗朗茨不可能定那麼高的要求,義務教育培養出來的僅僅只是有一定文化知識的產業工人。
就算是小學畢業的產業工人,在龐大的基數之下,總是會產生一批合格工程師的,他們的成長上限,要比只能幹苦力的文盲高得多。
「是,殿下!」教育大臣利奧-馮-圖斯-霍哼伯爵回答道
奧地利的義務教育,在效仿隔壁的普魯士王國。這個年代成功完成義務教育的,就只有普魯士王國,英法都還沒有開始義務教育。
框架上學習普魯士,到了具體的細節上,雙方又不一樣了。
奧地利這個時候搞義務教育,實際上也是窮教育,簡單的來說,就是怎麼便宜怎麼搞。
按照弗朗茨的計劃,這種廉價的義務教育,還真的不貴。
比如說:學校,就可以借用地方上的教堂,或者是把沒收叛亂分子的房產,要不就動員民眾修建幾間木屋,能夠先湊合著用就可以了。
又比如說:教材,只要保證老師手中有書本就行了,學生能不能拿到課本還要看經費情況,筆墨紙硯都省略了,每人帶上一個沙盤就可以去上課了。
最大的開銷就是教師工資,和學生們的伙食費。
弗朗茨穿越前是經歷過苦日子的,他知道對很多底層民眾來說,一日三餐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。
要讓家長承擔孩子們的伙食費,很多家庭都無力承擔,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童工了。
如果經濟條件可以,誰能夠狠的下心,讓幾歲的孩童進入黑暗的工廠呢?
要知道,童工的傷亡率可是居高不下,很可能早上出發的時候,還好好的,晚上就見不到人了。
死了,也是白死,沒有人會追究資本家們的責任。他們最多也就隨便給幾個年的工資賠償,就算完事了。
為了不降低生育率,弗朗茨還是決定不要增加家長們的教育負擔,義務教育階段還是政府來承擔好了。
反正這個年代大家也不會挑剔,學校的環境再怎麼樣,也比工廠裡面要好的多。再怎麼樣,弗朗茨也能保證黑面包管夠,不會讓他們餓肚子。
當然,作為一名高高在上的皇儲,這種辦法還是不要由他提出來的好,最好還是有底層民眾提出來,才更加有說服力。
「把奧地利準備啟動義務教育的消息放出去,我們向民間徵集意見,尋找一種成本最低,最適合奧地利的教育模式出來。」弗朗茨說道
第一百一十二章、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