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4章趙泰撤兵
作品:《登基吧!大王!》趙泰原本想要的人質,是張柔之子,那個滅掉南宋的張弘范。
不過,趙泰對張弘范的出生年月,並不是很了解,一打聽才得知,那個小東西還沒出生,便隨便要了一個作為質子。
雖說張柔給趙泰送了錢糧和質子,但是趙泰對於張柔並不信任。
他看著張柔送來的小兒子,內心忽然生氣一絲惡趣味,便是給張弘彥灌輸,他老爹是個王八蛋,是民族罪人的思想,並對其加以培養,等以後~~~
趙泰的語氣,嚇得張弘彥忽然大哭,趙泰見此哈哈一笑,揮手讓人將質子帶走。
王賓行禮道:「大帥,張柔按著約定送來錢糧和人質,我們是否撤兵。」
趙泰笑道:「河北世侯眾多,以後本帥肯定要與他們打交道,因此本帥得留個好名聲。既然張柔交錢交人,那本帥便立刻撤兵。不過,大軍要撤,大名府的錢糧和百姓,也要儘量裹挾回山東。」
現在北方長期戰亂,天下已經出現地多人少,千里無人煙的局面。
屆時,誰的人口多,誰的戰爭潛力就大,趙泰要像曹操一樣收攏百姓,進行大規模的軍屯,才能夠與蒙古抗衡。
歷代以來,農耕王朝對抗草原遊牧,都是靠著將諸多農耕人口,整合起來,依靠集體的力量,來打擊北方遊牧。
王賓頷首,「大帥英明。如此一來,張柔怕是再難恢復元氣了。」
趙泰笑道:「本帥要的就是這個效果。不讓他死,也不讓他恢復元氣。」
王賓捋了捋鬍鬚,「不過大帥要遷徙百姓,怕也不容易。」
趙泰沉吟起來,半響道:「慈不掌兵,情不立事!對此本帥不能心慈手軟!若百姓留下,就是蒙古和漢族世侯的兵源和財稅來源,而他們去了山東,就會轉化成為本帥的稅基。雖說這個過程中百姓會流離失所,會有人死在路上,到了山東甚至還會挨餓,但是本帥心意已決。」
「大帥英明!」王賓深表贊同,「三國時,魏蜀吳交戰,攻下一座城池,若是站不住,將百姓裹挾回自己的地盤,便是首要的選擇。對於中原政權來說,人多便是實力,只是我們直接遷徙百姓,怕百姓有怨言!」
趙泰微微頷首,「河北諸地,於蒙古入侵初期遭受屠戮之後,如今其實已經穩定。對於許多百姓而言,民族之爭,國家之爭,都不及安定的生活。如今他們在蒙古的統治下,日子不好過,很是屈辱,可相比於蒙金拉鋸的戰區,日子朝不保夕,卻勝在安穩。本帥決定裹挾百姓回山東,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走,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百姓,都不想離開故土。本帥若是強行遷徙,必然會使得百姓反感。」
說道這裡,趙泰不禁看向王賓,「先生對此可有什麼辦法?」
王賓想了想,便笑道:「這個其實也簡單。」
「哦?」趙泰已經做好了背負罵名,不禁作揖道:「還請先生教我。」
王賓道:「據卑職所知,河北百姓困苦,大多數都是張柔等人的佃戶,勞動所得常常入不敷出,不少百姓都是今歲借糧,秋收後償還,若是借不到糧食,就得餓死。張柔以及河北的地主豪強,便是以此來控制百姓,讓百姓永遠無法還清欠糧。現在馬上就要春耕,又到了百姓向大戶借糧的時候,卑職以為大帥只要把那些大戶都強行遷走,貧苦百姓無處借糧,便只能跟著一起走。」
趙泰聞語眼前一亮,不禁笑道:「這個辦法不錯,把大戶都遷走,百姓沒地方借糧,便只能跟著走。本帥沒有強迫他們,還能營造出百姓跟隨的佳話。」
王賓明白趙泰的意思,想將主動遷徙百姓,宣傳城外百姓自願跟隨他回山東,以便宣傳他的名氣。
「昔有劉皇叔攜民渡江,今有河北百姓自願追隨大帥!」王賓笑道:「卑職明白了。」
趙泰稍微有些不好意思,「嗯,去辦吧!另外,要向百姓宣傳本帥分田免賦的政策!」
王賓領命而去,趙泰遂即召集部將,宣布拔營回師。
趙泰信守承諾,在張柔給了錢糧,送了人質後,便立刻撤軍。
忠義鎮沿途所過州縣,士卒直接上門,請各縣大族、土豪,遷徙山東。
面對軍隊的威脅,這些人豪無反抗的能力,只能,攜帶錢糧,跟著忠義鎮撤往山東。
這時,趙泰再讓人張貼告示,宣揚忠義鎮的軍戶屯田政策,百姓去了就給田免稅,各縣百姓,特別是那些窮得叮噹響,靠舉債過日子的佃戶,見沒地方藉口糧和種子,無法進行生產,便只能跟隨趙泰前往山東。
一時間,從大名府往山東的道路上,百姓扶老攜幼的相隨。
沿途百姓看見這一幕,不禁紛紛詢問,這是哪家人馬,盡有如此多的百姓願意跟隨。
……
魏縣城頭,張柔站在城牆上,目光注視著城外,錢一楓匆匆走上來,「大帥,趙泰撤兵了。我們可以返回大名府。」
張柔陰沉著臉,咬牙切齒道:「返回的事情不急,要確定趙泰真走,本帥再回大名府。這個趙泰詭計多端,本帥不得不防著點!另外本帥要修書一封,將此間事向大汗說明,先生安排信使,速度送到開封去。」
錢一楓皺起眉頭,「大帥要將賄賂趙泰,讓趙泰撤兵的事情,告訴窩闊台大汗?」
張柔頷首,「不錯,本帥要如實上報,避免趙泰以此來威脅本帥。」
對於張柔而言,他不能得罪趙泰,更加不能背叛蒙古,讓蒙古有所誤會。
趙泰現在能夠滅他,蒙古要辦他,更是像碾死一隻螞蟻一般。
若是讓蒙古人知道他賄賂趙泰,還給趙泰送了質子,蒙古人會怎麼想?
因此張柔必須向窩闊台解釋,他是被逼無奈下採取的權宜之計,他並沒有臣服於趙泰。
錢一楓沉吟一陣,覺得張柔這麼做,可以避免蒙古人知道後問罪,便也就沒有多言,抱拳領命而去。
書閱屋
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