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三章 原始環保意識

作品:《我是瘋狂原始人

    建造城牆,看似粗活,其實則是粗中有細的工作。

    石基最寬,向上漸窄,角度以及黃土的夯實,都需要很精細的計算。

    黃迪原本想教后土使用古華夏最常用的豎板拉繩夯實法,也就是利用木板作為牆模,另一端豎木樁將擋板固定,然後夯實黃土,使城牆堅實且不懼風雨侵蝕。

    但是後來,他發現,后土使用了泥胚建造法。

    也就是將黃土之中加入長草,然後以水混合成膏狀,放入曲柳硬木板製成的長一步,寬厚各半步的方形模具之中夯實,上以厚木板壓緊,再將木板上壓沉石,待到模具內泥塊成型,就是一塊平整結實的黃泥磚。

    黃迪不由點頭讚嘆后土確實有些能耐。

    這和后土部落的生活地域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。

    她原本所在的崑崙山脈與天山山脈的夾角處,雖然那時還綠水長流,青草依依,但是樹木還是很少,后土部靠湖而居,便研究出了這以土為主的建築方式。

    后土的這種建造土屋的方法,已經很接近後世寒帶地區的民居。

    在華夏東北,這種土草混合做胚磚建房的方式,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初,即便到了19,還有一些土草房依舊有人居住,年代歷史能推到封建年代,算是百年建築。冬暖夏涼,還防潮。(真心不防老鼠......)

    所以,黃迪愈加放心的將城牆的建造大業完全交給后土督辦,然後溜溜達達在城裡轉了一圈。

    鬃正好有事找黃迪商議,見到黃迪,便急忙跑過來,詢問道:

    「聖,我覺著,建造木屋木樓,會比土木結構更美觀,建造速度也更快,不如......」

    黃迪擺了擺手,道:

    「熬不出那麼多的大漆來,若是沒有大漆阻燃,木製建築很難防火,民居還是以土木混合結構的四合院為主,可以在幾間土木結構的建築之間,間插純木結構的樓房。」

    鬃這才恍然大悟,忙連連頷首道;

    「還是聖想的周全,那我這就開始叫戰奴移黏土石木過來,準備開始建造地基。」

    說著,他轉身告退準備去幹活。

    剛走了兩步,黃迪似乎想起什麼,叫住他道:

    「回來!」

    鬃不知何事,急忙小跑回來,就見黃迪咬著手指頭在沉思,好一會,才繼續道:

    「那個木質結構的樓房要少,四城之中,只允許有九間木樓,中央廣場元老院為純木結構,要大氣,其它木樓不許超過元老院的高矮大小。

    四城區之中,每區居中處,建造一棟木樓,作為四部女王和巫覡的居住之所,要建造精美,內里房間要多。四城區內,風景最好之處,各建造木樓一所,要低調實用,這風景最好之處的木樓,是我的,你懂得哈!」

    鬃忙連連點頭,笑道:

    「懂,太懂了,我保准這四棟木樓您喜歡!嘿嘿!」

    黃迪也是咧嘴一笑,揮了揮手,道:

    「去吧,幹活去吧,注意安全!」

    鬃領命,自去忙碌。

    黃迪建城,雖然四城區分屬四個部落,但是其中建築,凡所居者,他都會免費派發一個青銅鑄件,作為房契。

    也就是說,黃迪要讓所有人開始漸漸適應小家,適應私有財產。

    只有懂得了家的含義,黃迪後面的家國部落制度才有可能實施下去,而私產,那是人類文明自始至終的拼搏動力。


    在城內轉了一圈。

    真心話,黃迪工程圖紙畫的好,而且這城的規劃也是方方正正的,很容易做標記,所以鬃那幾百人忙活這不到0.5平方千米的地塊,真是不用太久。

    黃迪逐一檢查每個地方的標記,排除可能出現的差錯,然後閉目立體化模擬後,確定無誤,這才準備去看看老弱軍收集食物的情況。

    結果剛走出去沒幾步,就見顓頊走著急步,奔著自己走過來。

    一看那模樣,就是有事。

    黃迪也才知道,顓頊大覡也有風風火火的一面。

    直到以後的長期交往之中,黃迪才慢慢了解,這位一直沉著穩重的顓頊大覡,其實是一個極為認真且較真的人,同樣的,也是最可靠的人。

    他一來到黃迪跟前,就急忙雙手交胸道:

    「聖,此時正是夏三月,可是我見到處水域,都被放置了聖發明的魚簍陷阱,這怎麼可以呢!」

    黃迪一愣,心裡第一想法是:「這有什麼不可以?」

    但是,看到顓頊那認真且嚴肅的表情,似乎理直氣壯,想來應有說法,於是便問道:

    「這有何不妥呢?有了這些鮮魚,部落才好正常運作,你要知道,我們不但每天需要大量的食物,還需要有積攢才行。」

    顓頊忙回話道:

    「正是為了天冷以後也有魚肉吃,這夏三月才要川澤不入綱罟啊!此時若是將魚捕盡,到了冬季草休獸眠之季,我們將無物果腹啊!」

    黃迪一愣,心裡暗贊:「哎呦臥槽,這貨現在就懂得環保啦!」

    他不知道的是,九州華夏的文化里,從有傳說記載開始,環保就一直跟隨著人類文明。

    最早的記載,環保部門出現在舜帝的虞唐時代(夏朝前為虞唐,但是沒有考古文物發現,只有文字記載,故不被西方主流考古界承認),{歷代職官表}記載,舜執政時,設九部,其中有一「虞」部,即是機構名稱,又是官銜名,其所管理的範疇,就是和諧山林川澤,功用極為接近後世的環保部門。

    《逸周書.大聚篇》記載則更詳細,上古大禹執政時期,曾頒發了一條禁令:

    「春三月,山林不登斧,以成草木之長。夏三月,川澤不入綱罟,以成魚鱉之長。」

    翻譯過來就是,草木開花結果的時候,不能砍伐山林,也不能破壞草木生長,因為那樣的話,夏秋之際,他們就沒有野果也野穀子採集飲食。

    夏三月不能捕魚,道理也是相同,因為夏三月正是魚長膘的季節,這個時候吃了,得不償失。

    所以,黃迪若是知道這一段虞唐接夏的歷史,就不會驚訝於顓頊的這種環保意識。

    黃迪看著顓頊,沉思良久,問道:

    「那若不網魚,部落的食物可能供給足夠?」

    只是這句話,顓頊就知道,自家聖聽進去了自己的道理,他很慶幸,黃聖能一下就想通了自己的擔心。

    「這..恐怕只能縮食求全!」

    黃迪搖頭道:

    「那不行,修城在即,正是乾重活的時候,食物必須供給充足,可以吃撐,不能挨餓!你可有辦法?」

    顓頊苦思良久,卻沒有頭緒。

    在這個漁獵與採集的年代,沒有自主的生產之處,顓頊也沒有無中生有的法術,實在是有些難為。

    「這...聖容我一天時間,仔細想想辦法!」

    黃迪咧嘴一笑,道:

    「卻也不需那麼麻煩,我這裡有個辦法,你且聽聽......」



  
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