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五章 十萬元村,就這麼誕生了
作品:《你好,1983》測試廣告1 對於出口泥鰍這件事,碧水縣上上下下都極為重視,能出口創匯,那就是頭等大事。茶壺小說網 m.chahu123.com
縣裡牽頭,水產公司主抓,也就沒劉青山啥事了。
現在無論是縣裡的王書記還是鄭紅旗,都認準了可持續發展這條道路,所以也不用擔心涸澤而漁的事發生。
他就窩在夾皮溝,跟著大夥一起曬稻子,收秋菜,種植的幾百畝胡蘿蔔,也順利賣到縣裡。
和去年相比,胡蘿蔔的價格,還漲了二分錢,水漲船高嘛。
漸漸的,胡蘿蔔已經成了碧水縣的支柱產業之一,雖然那些南韓人種植園參的計劃沒有實現,但是卻把胡蘿蔔給開發出來,弄這個小人參好像也不錯。
抽空去縣裡,他分別跟三井財團下屬的株式會社簽訂了收購松**稻的合同,還有崔敏浩那裡,也簽了一百噸。
估計到時候還能剩個幾十噸水稻,就內部消化了。
等到水稻打成大米,裝進一隻只大麻袋,然後用大卡車拉到縣裡,剩下的,就不用管了。
賣完大米,夾皮溝的村民都樂呵了好幾天,這是合作社今年最大的一筆收入
一百噸就是二十萬斤,出口島國的,進賬六十萬塊;出口南韓的,進賬四十萬快,加起來,正好一百萬。
去年,松**稻收入了將近二十萬,今年直接突破百萬,大夥不高興才怪。
就是劉青山有點不大滿意一百萬的人民幣,換成美金,也有三十多萬呢,可惜,全被上面給截留啦。
等到了他們合作社的賬戶上,就全變成了人民幣。
這也太狠了,哪怕給俺剩一半也好啊。
不過這種事,都沒地方說理去,不是縣裡和松江市的問題,直接在省里就給扣下了。
劉青山去找鄭紅旗探探底兒,據說是在今年的廣交會上,省里整體表現不佳,被上面點名批評,所以省里缺外匯都快缺瘋了。
今年的廣交會,劉青山因為正在首都,所以就沒有參加。
而且碧水縣有了前兩年積累的經驗和老客戶,也不是必需劉青山到場,所以縣裡也就沒硬拽著他去。
結果偏偏就翻車了,碧水縣在廣交會上的成交額,還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。
就這,在全省範圍內,還是表現優異的呢。
鄭紅旗也一再表示來年廣交會,還得青山你出馬,不然的話,咱們心裡真沒底。
當然,也不是白白付出,安慰獎還是有的,省里有關部門就給劉青山打來電話,解釋一番。
無外乎國家現在急需外匯,有大用,希望他能顧全大局,支持國家建設之類的。
最後還口頭承諾像劉青山這種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同志,年終必須是勞模啊。
一大筆外匯,換了個省勞模,搞得劉青山也不知道是喜是憂。
其實對夾皮溝的普通村民來說,給他們外匯也沒用,劉青山呢,暫時手頭也不缺,估計維克多那筆稿費,也快到賬,這筆錢,肯定沒人截留了。
劉青山也納悶了這幾年,還真就跟勞模幹上了從縣級到地區,現在又變成了省勞模,那明年是不是要變成全國勞模?
不到二十歲的全國勞模,那可真成典型了。
當然,不光是劉青山收益,老支書和張隊長也都跟著沾光,在省里打電話通氣兒之後,松江市的馮守信也打來電話,又承諾了幾個市級勞模的指標。
搞得老支書都失眠了他這輩子,就是去年被評選成縣勞模,萬萬想不到,還能升級!
十一月初,等到野菜廠那邊也完成出口任務,把錢款結算清楚之後,夾皮溝合作社,今年的主要收入也基本全部到位。
因為劉青山馬上要奔赴北疆,所以大夥湊到一起合計了下,決定把今年的分紅大會稍微提前一些。
也不知道是走漏消息,還是老支書有意為之,在分紅大會這天上午,青山鎮的孫書記,領著一大群鎮裡的幹部,和各村的村長、村書記等人,正好來夾皮溝視察工作。
其中還有縣裡電視台的兩位記者,一個挎著照相機,另一位,還扛著時下非常少見的錄像機。
在公社改成鄉鎮之後,各大隊也相應地改成了村。
不過呢,習慣成自然,估計公社和大隊的稱號,還得叫上幾年,才會慢慢消失。
一瞧這陣勢,劉青山就明白了老支書的用意,這顯然是要大力宣傳的節奏啊。
行吧,反正萬元村的名頭都打出去了,**紙都刊登了,全國人民都知道,也不在乎這些本鄉本土的了。
上去跟大夥打了個招呼,孫書記就樂呵呵地說「青山啊,今天我領著同志們來,就是叫大家好好學習學習的。」
「互相學習,共同致富。」
劉青山嘴裡連忙客氣兩句。
孫書記擺了擺手「你們夾皮溝,現在已經走在大夥的前面,這就是領路人,當然值得好好學習。」
旁邊的老劉支書也跟著補充「就是,前面有車後邊有轍,最難得的是,人家夾皮溝從來都不藏著掖著,有啥好事,也不忘幫襯兄弟大隊。」
大夥也都紛紛點頭,說心裡話,這兩年,沒少跟著夾皮溝沾光扣大棚,養豬,還有種胡蘿蔔等等。
這也使得整個青山鎮的經濟發展水平,遠超碧水縣的平均線。
就連前進村的村書記,也都一個勁兒點頭「俺們村有好幾百畝窪地,也準備改成水田,夾皮溝又是派技術員,又是幫著提供種子。」
「到時候還給聯繫銷路,比自個村子裡的事兒還上心,實在太講究了!」
又有幾名村支書跟著點頭,他們也都是準備改稻田的,也都得到了夾皮溝的技術支持。
這個主要是受到松**稻賣了高價的刺激,一斤稻米好幾塊錢啊,誰不眼饞?
孫書記也是無比欣慰「好啊,共同致富,青山你這個提法很好,到時候叫鎮裡的秘書好好總結一下,當成典型材料,匯報到縣裡。」
閒聊一陣,分紅大會就正式開始,依舊是張隊長主持。
村民們有的拿著小板凳坐著,大多數都站著。
最前面擺了幾張桌子,村幹部都坐在前面,後邊是孫書記他們這些嘉賓。
電視台的兩位同志,也開始忙碌起來,準備記錄下這難得的一幕。
村里也是鳥槍換炮,有了麥克風,張隊長先用手敲了兩下「同志們,鄉親們,夾皮溝一九八五年,年終分紅大會,正式開始!」
大夥都很配合地拍起巴掌,然後聽張隊長繼續說道
「在開會之前呢,我先說個事兒,咱們合作社今年的新房子,已經可以搬進去住了,下面讓老支書念一下分房子的名單。」
啥?還分房子?
那些公社幹部和大隊幹部剛才都參觀一圈了,看到夾皮溝起來一大批寬敞明亮的新磚瓦房,還以為是各家各戶自己蓋的呢,原來是分的福利房。
這會兒,也就公社的幾位主要領導,能享受到公房的待遇。
老支書坐到麥克風跟前,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張紙
「劉英老師,王君老師,田靜老師,每人三間房,都挨著學校比較近,方便上下班。」
「是說我嗎,我們也有房子?」
劉英指著自己,有點不敢相信。
老支書樂呵呵地點點頭「只要是對咱們夾皮溝做出貢獻的,都會得到回報。」
劉英激動地和田靜抱在一起這就有房子了,還是三間大磚房,比她們家裡的都好!
老支書繼續往下念「魏鐵柱同志,分配五間大瓦房,鐵柱啊,到時候,可以把父母家人都接過來一起住,就像青山說的,咱們夾皮溝,就要尊重人才。」
魏鐵柱黝黑的臉蛋也激動得漲紅,眼中更是有淚光閃爍,他重重地點點頭「謝謝,謝謝,俺會努力的!」
不知道是誰,第一個帶頭鼓掌,很快就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。
尊重人才,這也給那些來賓帶來很大的啟發。
另外還有高峰,李鐵柱,甚至包括呂小龍,都分到了屬於自己的房子。
原本一向吊兒郎當的呂小龍,都表現得一臉嚴肅,這一刻,他好像覺得自己一下子就成熟了。
以後哥也是有家的人啦,可不能再瞎胡混。
等到新房子分配完畢,老支書這才摘下老花鏡「這以後就是咱們夾皮溝的規矩,只要願意來的,能給咱們村里做出貢獻的,肯定重獎。」
「這房子,只是一個開始,以後還會分配給合作社的股份,成為真正的一家人!」
這話,是他和劉青山等人一起商定好了的,只有這樣,以後才能招來更多的人才。
大夥又是一陣熱烈的鼓掌,孫洪濤書記也笑呵呵地開著玩笑「老張啊,聽你這麼一說,我都想來你們夾皮溝嘍。」
大笑聲中,張隊長這才重新宣布「下面叫老闆子公布一下今年的收支情況,還是老規矩,先說個大致情況,具體的到時候貼出去,大夥再細看。」
下邊就開始有人搭茬「隊長,那到時候你給俺念念唄,俺不識字兒。」
張隊長瞅瞅人群中的張杆子「滾犢子,叫你閨女幫你念去,好像誰識字是的!」
大夥又是一陣鬨笑,這些村幹部當中,還真有一批不怎麼識字的,都感同身受。
倒是剛才錄像的記者比較為難「剛才這段,要不要掐了呢?」
這位記者同志,顯然基層工作經驗不足,農村開會就這樣,有時候更是爹長媽短的。
車老闆子湊到話筒前邊,慢條斯理地打開賬本「今年咱們夾皮溝發展很好,不是小好,是大好,當前,國際形勢……」
這啥情況?
村民也都納悶平時車老闆子不是這個風格啊,這要是從國際形勢扯到國內,再從省市縣一路扯下來,猴年馬月能說到咱們村啊?
「老闆子,撈乾的說,俺還急著去餵豬呢!」張杆子又吆喝一聲。
周圍一哄聲地表示支持,車老闆子這才笑嘻嘻地說道「俺就是想試試,看看能不能把大夥哄睡著嘍,以前生產隊開大會組織學習,呼嚕打的一個比一個響。」
「睡啥呀,都惦記著能分多少錢呢。」大張羅扯著大嗓門吆喝起來。
農村開會就這樣,開著開著就扯一會兒蛋,然後再接著開。
老闆叔琢磨著,今天來了這麼多領導,正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平,既然村民都不樂意聽,那就直接上乾貨吧。
「下邊我列舉一下咱們今年夾皮溝的主要收入,咱們從近了往遠了說。」
車老闆忽然拔高嗓門「第一項,就是前些天,二百噸松**稻出口創匯,共計收入一百萬!」
這個村民都知道,所以反應還不大,那些來賓只知道水稻值錢,想不到竟然賣了這麼多,不由自主地發出一陣驚呼。
還有那位負責攝像的記者同志,手裡的攝像機,差點摔到地上「一百萬啊,這麼多錢,咋花啊?」
旁邊照相的記者輕聲跟他說「沒你啥事,你就別跟著瞎操心了,反正你也花不著一分錢。」
「咱們還剩了將近十萬斤的大米,除了分給各家各戶之外,剩下的還能有一部分收入,就先略過不計。」
對呀,在座的那些來賓,心思都活絡起來松**稻聽說老好吃了,外國人都搶著要,一會兒回去的時候,要不要也整一袋兒呢。
不行不行,吃不起啊!
車老闆子繼續念道「第二項,就是咱們春秋兩季采山貨的收入,再加上野菜廠的收入,一共是十八萬五千多元。」
這個車老闆子就說得比較籠統,因為這一項比較複雜,有些事情,也不好叫外人知曉。
像是羊肚菌和地皮菜這些的收入,劉青山都占了大半,都不計算在這裡面的。
各大隊的村幹部,又是一陣羨慕,他們幾個靠著林子的大隊,也進行采山,可是收入比這個就差遠了。
主要是采山的人太多,像夾皮溝,就不用擔心這一點,因為人家承包了豆包山。
「第三項,是咱們大棚的收入,種植的黑木耳和青菜啥的,收入一共是十六萬八,這裡邊,黑木耳是大頭!」
那些來賓之中,絕大多數村子也都扣大棚,不過主要是青菜,原本覺得收入也不少。
可是現在跟人家夾皮溝一比,那就相當於賺點小辛苦錢兒,看來,還是種植木耳賺大錢啊。
大夥看向魏鐵柱的目光,都變得熱切起來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,直接能轉化成經濟效益啊!
接下來,一項一項的,有種植胡蘿蔔的,養奶牛養豬的等等。
還有一個重頭戲,那就是出售紅豆杉樹苗的收入,高達三百八十萬!
只是這筆錢裡面,劉青山占了百分之六十多,村民基本上是百分之一。
來賓又是一陣驚嘆,
等車老闆子一樣一樣,把主要收入念完,最後又總結道「去年,咱們合作社的總收入超過五十萬;」
「今年,咱們合作社的總收入是五百四十八萬!」
這個數字念出來,全場一片寂靜。
大夥腦子裡只剩下一個念頭十萬元村,就這麼誕生了,誕生了……測試廣告2
第四百五十五章 十萬元村,就這麼誕生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