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是葫蘆娃還是葫蘆妹呢?(求月票)
作品:《你好,1983》測試廣告1 今年的中秋節,劉青山一家很難團圓了大姐和大姐夫留在縣裡,二姐遠在大洋彼岸。筆硯閣 www.biyange.com
劉青山擔心母親心情不好,所以吃過晚飯之後,就領著家人,全都去招待所,和鄉親們一起過節。
吃著水果,品著月餅,聊著些家長里短和在首都的見聞,不知不覺,中秋節也就過去了。
第二天,就已經是月底,明天是國慶節。
今天的行程是去十三陵那邊參觀遊玩,劉青山叮囑大夥不要照相,有些東西,不可強信,也不可不信。
大部隊出發,他則帶人去了老宅子那邊。
到了地下室,點亮兩盞馬燈,劉青山和老帽兒師叔再各自打開手電筒,在旁邊照亮兒。
白二爺上去查看一番,然後開了腔「是狼狽了點,不過應該能搶救過來,大不了多費點工。」
這都能行?
劉青山瞧著那些書畫,本來還以為徹底報廢呢。
幸虧昨天沒有瞎翻亂動,要不然的話,那損失就大了。
白二爺嘿嘿一笑「有些從古墓裡面弄出來的書畫文獻,比這個還破損得嚴重呢,要不怎麼能顯出來我們這行兒的手藝呢。」
這個忙兒,別人幫不上,只能是白二爺領著張春雨,這師徒倆動手。
足足用了一個上午,算是把這十幾幅書畫,還有兩個扇面,都完整地從那堆東西里摘出來,把白二爺給累的,腰都直不起來了。
劉青山心中也好生感動,覺得在修補這批書畫的時候,給二爺再多加點錢。
中午找了個館子,好好吃了一頓,白二爺就領著張春雨先回去歇著,剩下的基本算是粗活,就用不著他們了。
下午魯大師就成了主力,劉青山和老帽兒打下手,或許是受到上午好運氣的影響,竟然驚喜連連。
一尊銅鎏金的佛像,還有一尊純金的度母,上面的寶冠和下面的蓮座上,還鑲著珊瑚、硨磲、瑪瑙等寶石。
另外還有零零散散的,一些古玩玉器和瓷器之類,也有三四十件之多,也算是收穫頗豐。
把這些東西也統統運回去,魯大叔簡單收拾收拾,一兩天時間就能基本恢復如初,到時候,劉青山準備一起帶回去。
等到晚上,接奶奶過來瞧瞧,老太太看著這堆東西,眼角也再一次濕潤,嘴裡哽咽著
「我奶奶信佛,這個度母,就擺在她的佛堂里,現在閉上眼睛,還能回想起老人家的音容笑貌……」
秋菊奶奶也在一旁陪著掉眼淚,指著裡面一件小巧的鼻煙壺「我記得二老爺,手裡最喜歡把玩這個的。」
奶奶點點頭,輕輕拿起一個已經有些腐朽的鳥籠子
「這個是我爺爺最喜歡的東西,那時候,整天架在手上,裡面養一隻畫眉,我小時候總是偷偷地捉螞蚱餵它。」
看著奶奶臉上流露出來的那股思念,劉青山覺得,這些東西,等老宅子修好了,就全都物歸原處。
雖然這個籠子不能用了,但是籠子上面的飾物,還有裡面的鳥食罐之類的,魯大叔說,也都不是凡品,以後可以做個新籠子,把這些物件都用上。
這一夜,奶奶在這裡流連了許久,直到更深人靜,這才在爺爺的催促下去休息。
……
轉過天,就是國慶了,這也是旅遊團在京的最後一天。
去年的國慶是大慶,今年就比較平常了,不過廣場那邊的人,還是比往常多出不少,透著一股子喜慶。
鄉親們今天主要就是購物了,雖然夾皮溝現在也是全國知名的萬元村,但是劉青山發現,大夥花錢的時候,就沒一個大手大腳的。
就像張杆子,平時咋咋呼呼的,真到了買東西的時候,就給小曼買了一身新衣服,又給翠花嬸子買了一件花襯衫,他自己愣是啥都不想買。
翠花嬸子當然不答應,好說歹說,算是給他買了一件的確良半截袖。
其他人也都差不多,節儉慣了,都捨不得買東西,尤其是貴的東西,就算能買得起,也堅決不買。
搞得劉青山還得勸他們「現在物價越漲越厲害,該花花。」
劉青山記得,等到八八年的時候,全國興起一股搶購風潮,不管啥東西,吃的喝的穿的用的,先搶著買到家裡再說。
最後商店裡的東西都被賣光了。
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國家進行價格闖關,導致物價上漲,也就從那個時候開始,人心就漸漸變得浮躁起來的。
整個社會,也在精神層面,發生了重大的變革。
老支書也直嘆氣「這兩年,賺的是比以前多了,可是這錢,也好像越來越毛了。」
對此,大夥也都深有體會。
現在的夾皮溝,經過上一次分紅之後,誰家的存款都超過萬元,這錢在銀行里放著,確實沒啥大用。
因為每年都在賺錢,這存款的數額,只會增加,不會減少。
劉青山聽了大夥的抱怨,倒是心裡一動他那些金條正想處理呢,財寶不出外國,不如就賣給鄉親們好了。
總比過兩年搶那些柴米油鹽強啊,起碼在短期之內,黃金還是能保值的。
這件事,也給劉青山提了個醒鄉親們手裡的余錢越來越多,也該適當引導他們進行合理的消費和投資。
十月二號這天,夾皮溝的百人旅遊團,終於心滿意足地踏上歸途。
對絕大多數村民來說,一個嶄新的世界,在他們眼前展開。
而且隨著以後不斷走出去,他們的視野,也會越來越寬廣……
「哈哈,到家啦,到家啦!」
下了大客車,娃子們便開始往家裡飛跑。
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,可是怪了,出去幾天,還真想家了。
想這個破破爛爛的泥草房,想那隻使勁搖晃尾巴的大黃狗。
留在村子裡的青壯,也都聞訊而來,迎接著自家的親人。
「咋樣啊,首都好不好?」
問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。
回答也基本差不多「首都嘛,當然好啦!」
然後就講起了**,講起了故宮,講起了長城,說也說不完。
猛聽張杆子一聲大吼「不跟你們扯了,先看看俺那些弟兄們去,都想死俺啦!」
身後傳來翠花嬸子的吆喝聲「別急,先回家換了勞動服再去!」
「老支書,青山,那我們剩下這些人,啥時候去啊?」張隊長他們一聽,就饞得心裡痒痒。
「怎麼也得等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,冬天去沒啥意思。」
劉青山覺得,等到開春種完地,山野菜下來之前,能有半個多月的空閒期,在五一之後,正好再去一撥。
他和老支書也沒著急回家,跟著張隊長和二彪子大頭他們去了村部。
問問這些日子,夾皮溝的情況,除了上山采采元蘑,伺候伺候大棚和牲口,也沒啥大事。
地里的水稻,還得等到十月中旬,才能上成。
另外就是一些蘿蔔白菜和胡蘿蔔,也陸陸續續該收了。
張隊長也詢問道「跟拐子叔來的那個大爺,是什麼來頭,用不用告訴大夥都敬著點兒?」
他說的當然是譚老將軍,這次也跟著一起來的,只領了家裡一個孫子,叫譚勇,在跟前照顧著。
劉青山擺擺手「啥也不用,就當是拐子爺爺家裡來串門的親戚。」
要是村民都敬而遠之,那反倒彼此不自在。
張隊長點點頭「還有,咱們今年新蓋的那些房子,都完工了,裡面也都晾乾,可以住人了,房子咋分配?」
村子西邊的新村兒,算是徹底完工,清一色全是三間或者五間的大磚房。
這些錢,都是合作社出的,村民不用掏一分錢。
老支書吧嗒著小菸袋說「就正常分唄,家裡人口少的,先分三間房,等以後孩子成家,可以再分房;人口多的,就住五間房。」
劉青山補充一下說「還有幾個比較特殊的,也要分房,一個是王爺爺的學生魏鐵柱,他是第一個紮根在咱們夾皮溝的大學生,待遇必須好一點。」
「那就直接分個五間的大院子,到時候連他的家人都接過來一起住。」
對於這個,大夥當然沒意見,王教授回城這段時間,都是魏鐵柱一個人撐著。
劉青山繼續道「還有藥廠的高峰和呂小龍,村小的三位老師,都優先分房,解決後顧之憂,也好安心在咱們這裡工作。」
「還有,老屯這邊的房子,也都別空著,這邊的原貌,咱們也要保留下來。」
把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商量完了,劉青山這才回家,看到母親和奶奶他們,正晾被子呢。
老四老五則在院子裡,給火狐狸餵吃的,這傢伙倒是機靈,在家人回來的第一時間,它就來了。
在屋檐上面的電線上,則落滿了燕子,嘰嘰喳喳的,好像正在開會。
燕子們一個挨一個的,好像全村的燕子都聚集在這裡,排出去好幾十米,好不壯觀。
「燕子又要去南方啦!」山杏抬起頭,眼中有些不舍。
「燕子來年還會回家的!」小老四倒是樂觀,嘴裡安慰著山杏。
沒錯,這裡就是它們的家,因為小燕子,就是在這裡出生長大的。
燕子這種候鳥,在離開之前,都會聚集在一起,就好像出征的隊伍在集合。
估計燕子也得各家報數,清點數量,一個都不缺之後,再集體出發,飛往越冬地。
劉青山的嘴角忍不住浮現出微笑,他輕輕撫摸著山杏的西瓜頭「怎麼感覺跟咱們夾皮溝的鄉親們,出去旅遊一樣呢?」
山杏也抿著小嘴笑,心中那淡淡的憂傷,也瞬間消散。
從性格上來說,山杏還是有點內向,有點敏感,有時候要多愁善感一些。
不過有大大咧咧的小老四,還有體貼入微的劉青山,她並沒有形成性格上的缺陷。
「青山,初稿我修改完了,你有空再幫我看看。」
高文學抱著小火,也在院子裡逛盪。
小火還揚著小手,夠著頭上葫蘆藤上邊的大葫蘆。
葫蘆藤一直爬到房頂,順著屋頂的前坡,一直爬到後坡。
家裡一共種了兩種葫蘆,一種是大的,長成之後,可以鋸成兩半,當葫蘆瓢用。
一種是亞腰葫蘆,這個比較好看,可以留著玩。
劉青山朝大姐夫點點頭「那我晚上看,沒啥問題的話,就可以聯繫出版社了。」
像高文學這種,已經有了一些知名度的作家,出版的話,應該不成問題。
「對了,大姐夫,別忘了爭取下茅盾文學獎。」
劉青山又提醒了一下,他覺得,大姐夫這部渴望,還是有希望的。
一邊說著,一邊摘下來一個大嫩葫蘆,這個就算到老秋,肯定也長不成,只能炒了吃。
葫蘆挖掉裡面的瓤子,炒起來味道清新,還是不錯的,劉青山一會準備打發老四老五。給拐子爺爺家送一個去。
看到葫蘆,他又想起來一個茬「老四老五,你們給美術電影廠寫信了嗎?」
「寫了寫了,就是不知道人家能不能採用。」兩個小傢伙跑進屋,樂呵呵地拿出來一沓紙,裡面畫得是各種葫蘆娃。
和原版的區別就是,腦門上都多了個標誌,什麼火焰啊,水花啊之類的。
「這個大山的是哪個葫蘆娃?」劉青山有點搞不懂了。
「是大力娃啊,能把大山舉起來。」小老四得意地說。
嗯,好像有點道理,那這個腦門上邊畫個眼睛的,肯定是二娃千里眼了。
等等,這個腦門畫著個錘子的,是哪個娃?
「哥,這是三娃,銅頭鐵臂。」山杏在旁邊解釋著。
好吧,反正就是鍛煉兩個小傢伙,劉青山也就任憑她們折騰。
倒是小老四有些不滿「哥,你說葫蘆娃怎麼都是男娃,要是有個葫蘆小妹就好了,最好是兩個,嘻嘻!」
劉青山眨眨眼後來好像還真有個葫蘆兄妹。
於是就扒拉一下小老四的天線辮子那你和山杏沒事的時候,就編個故事畫下來,有葫蘆娃,還有葫蘆妹,那多好玩。
好!
兩個小丫頭高興得直拍巴掌,立馬就要進屋去創作。
「等等,先把這個葫蘆給拐子爺爺送去。」劉青山連忙把嫩嫩的大葫蘆送過去。
小老四和山杏抱著大葫蘆,樂顛顛地去拐子爺爺家,邊走還邊小聲研究「你說這個葫蘆,是葫蘆娃還是葫蘆妹呢?」
劉青山也很期待,她們兩個小傢伙,能不能把葫蘆兄妹的故事給編出來。
。測試廣告2